
北京那么好,我干嘛来东京
一转眼,来日本已经一年多了。从来了以后,每每碰到新朋友的时候基本都会被问到:你是北京的吧,北京不是挺好的么,跑这儿来干嘛?
我是一个重度过敏体质的人,北京这个空气质量让我在北京基本没有特别舒服的时候。小时候还好,长大越来越不行。春天有沙尘花粉柳絮,夏天稍微好点儿,秋天有杂草花粉,冬天有雾霾(近几年稍微好点儿了)。
疯狂的3年就不说了,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是买车。我和父母是第一波就开始参加摇号的人,结果跟大多数人一样,没人中签,但随着自己长大父母年长,私车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强。期间为了解决交通问题,学了摩托,入了两轮坑。
我刚开始骑车那时候京B还比较灰色,进四环也基本不管(北京私人摩托车有两种牌照:京A和京B。京A可行驶范围大,京B不允许驶入四环内道路,驶入会被罚款100扣1分,以前是罚款100扣3分,甚至有的加油站油都不给加。京A在1985年就停发了,现在想获得只能从存量京A车主手里中购买,当时是22万一块,最近好像快40万了)。后来因为Covid-19疫情爆发,摩托车突然有了一波爆发式增长,从那之后,北京越来越多的摄像头开始拍京B进四环。住在四环里的一个朋友甚至每次出小区就被拍一张。虽然很不舍,但我还是把摩托卖了,换了电动自行车。后来有了家庭摇号政策。
家庭摇号一出,我就觉得曙光来了,因为家里三个人分数都很高了,油车抽不中,排电车也行。结果和预计的也差不多,电车一下就排上了,当时觉得人生都亮了,结果没成想这才是麻烦的开始。
看到入围消息之后,我也没想太多,直接就把车提了,临牌先爽几天。结果过了几天之后,再查状态说是需要去现场提交资料审核,我心说摇号的时候不都审过了才能摇号么,怎么还需要审。满脑袋问号带着材料去了民政,结果是:不通过。因为摇号提交的材料有一个错字。
👶🏻“那我改一下正确信息行么”
👩🏻✈️“非申报期没法改”
👶🏻“补充正确材料行么”
👩🏻✈️“不行”
👶🏻“那我车都提了怎么办?”
👩🏻✈️“跟我们没关系”
后来指标办,各区的民政,12345都走了一遍,都不行,都“跟他们没关系”。当时亲戚说有一个暂时不用的标,可以先让我用,但新车的发票是我的名字,所以必须上我的牌子,只能先上一个我名义的津或冀牌,然后再过户给亲戚。也是因为疫情,当时单位不许出京,所以只能是父母去代办,还得看两地政策能不能去,能不能回。本来买新车是一个挺高兴的事,结果却变成这样。我一个本地人,在本地买个车至于这么费劲么。
后来花了很久,终于把车办妥,身心俱疲,就剩下一个想法:要不算了,离开这儿吧。